好好说话,在娱乐圈有多难?
先回忆一下这几天都发生了什么呢?
蒋劲夫家暴伤人,他自己在微博上承认了。11月28日已经向日本警方自首,并被警方以涉嫌伤害罪逮捕。




胡歌在蒋劲夫被抓当晚发文,本来是抒发感慨,却因为一句“还原一个真相”,让网络舆论炸开了锅。





为什么【真相】两个字,会造成那么大的争议呢?
因为蒋劲夫已经承认家暴并被警方逮捕,这已经是犯罪的范畴了,【真相】两个字,听起来像是觉得蒋劲夫被冤枉的。
不想继续纠缠谁对谁错了,今天我只想来聊聊,好好说话的重要性。
上大学的时候,我的一位老师说过一段话:一个概念在人脑子里的时候,可能是100%的;当你把他讲出来的时候,就已经折损到80%了;再传达到受众那边,能剩下50%已经不错了。
所以表达者脑子里的100%,永远不可能变成听众脑子里的100%,只要表达,就一定会有误差,甚至有的时候会被完全理解成另一种对立的模样。
马东说,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。

胡歌们的本意也许并不是大众理解的“撑家暴”“力挺蒋劲夫”,但他们不恰当的表达,却实实在在地造成了误会和偏差。
一句话被误解,是表达者的问题,还是听者的问题?
这里就必须要引出《奇葩说》的一期精彩辩题了:“TA真的很努力”,是不是一句好话?

但听者怎么辨别呢?
从表达者的语气、语境和措辞。
我的新晋男神陈铭站在反方,他引出了一个词是【噪声】。在语言中,噪声即是歧义,因此我们在表达的时候,要尽量降低噪声,减少歧义。


通常跟真相联系的词,是隐瞒、揭露——隐瞒真相、揭露真相——证明表达者认为现在的一切不是真相。
可蒋劲夫都承认打人了啊,还需要什么真相呢?

我知道,说到这里,肯定有很多人会质疑了:有必要揪着别人的一个措辞不放吗?难道每个人说话之前都要先查一查字典吗?这样活着不累吗?
但我们需要理解的是,胡歌古力娜扎这些人,跟我们普通人可不一样。他们是有着千万粉丝的明星,他们的每一句话,都有可能造成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。
因此他们在说话之前,确实应该三思三思再三思。
对比一下其他人的表达,就会发现,好好说话,真的太重要了。
林更新也转发了胡歌的微博,但并没有收到太多指责,因为他只是说了一句“一下子七年过去了”,就只是停留了在了感慨的阶段。



谭松韵参加了一期《明星大侦探》,但被一些观众吐槽了,认为她表现不好。
于是谭松韵发了一条微博安慰粉丝,但其中的一些话又引起了争议:
“有些粉丝本来就排斥”——这是在吐槽节目的粉丝?
“没有最差只有更差”——是在说以后可能还有比她表现更差的嘉宾吗?这让节目组情何以堪。


比如赵丽颖就在微博上用错过不少词。
不骄不躁?








于是他在微博上罚抄了很多遍“麻辣烫”,大家觉得他还挺真实坦诚的。

杨紫很喜欢在微博上回应自己的负面和争议,一开始大家还觉得她很真实,看多了就有不少人觉得她玻璃心了。


或者像任素汐这样,条理清晰、逻辑清楚、态度真诚。

沈梦辰11月19号曾在微博上吐槽闲鱼,说自己在闲鱼上卖闲置物品,然后被骗了。
’

她的闲鱼现在有389万粉丝,每次一发布新物品就被秒抢光。



评论里自然也是在指责她了。
再一次证明,明星微博是很有影响力,但绝对不能滥用